close

  11月5日上午10點鐘,家住迎江區長風鄉長風村餘糧組18號的村民張啟安正準備去銀行,將摺子上的低保金取出來,跟老伴一道去買袋大米。作為村裡的C類低保戶,雖然每個月他和老伴只有每人85元的低保補助,但在張啟安看來,這170元的低保金可幫了他大忙。
  【百姓故事】困難家庭的“救命金”
  張啟安今年已經69歲,和老伴相依為命,唯一的女兒嫁到了岳西縣。2011年,張啟安的老伴蘇繼蘭患上了眼疾,眼睛模糊看不見東西;張啟安將老伴送到了醫院,這一治療,就花掉了5000多元的費用,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變得更加拮据。去年10月份,蘇繼蘭因胃炎、結腸炎再次住院,經過治療,再次花去近5000元。
  今年7月份,經過村裡的幫助,張啟安申請到了農村C類低保補助,“雖然一個人只有85元,但我們倆每個月買點藥的錢有了。餘下的還能補貼家用,自己再種點菜,生活也比以前輕鬆了許多。”張啟安拿著存摺告訴記者。“170元確實不多。但對於這對快70歲的老兩口,這點錢卻能幫助他們解決最根本的問題———生活。”長風村村支書汪宏成說。
  和張啟安一樣,住在該村汪排組18號的汪新民也是一名低保戶。和張啟安略微不同的是,作為首批納入到低保名額的他,從2007年開始就享受農村A類低保補助,每月的低保金也要多些,達到每人每月150元。
  67歲的汪新民有一個未滿18歲的兒子,目前在職高讀書,父子兩人居住在簡陋不堪的瓦房裡。由於患有嚴重心臟病和哮喘,汪新民幾乎每周都需要去醫院輸液;汪新民的兒子很懂事,小小年紀已經邊讀書邊打工了,但讀書費用仍是一筆巨大的支出。除了靠親戚救助外,每月父子倆共300元的低保金成了最大的“經濟來源”。“最實在的地方,每個月去醫院輸液費用,除了醫保報掉部分外,剩下的就靠這個錢了。像家裡的煤氣費等一些最起碼的生活開支,也不需要自己再操心了。”汪新民說。
  作為首批被納入低保保障的困難戶,汪新民存摺上的低保金,也隨著安慶市城鄉低保的每一次提標而得到提高。“從一開始的一年幾百元錢,到現在每個月150元,低保確實幫助了困難家庭。”汪宏成告訴記者,“家裡有慢性病的、重度殘疾的、大病患者等困難家庭都靠著低保撐過了最困難的時刻。”
  【數據印證】城區救助標準5次提高
  今年被納入了民生工程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,其救助標準不斷提高,補差水平增幅較快;城區至今已歷經5次提標,從最初的683元/年提高到2013年的2100元/年,農村A、B、C三類低保對象年補差標準分別提高到1800元、1500元、1020元。截至2013年10月,安慶市農村低保對象月均補差已達143元,1-10月份全市(不含宿松縣)農村低保累計支出資金2.92億元,累計保障農村居民1983898人次。全市人均補差最高的縣為太湖縣157元,望江縣、樅陽縣均達到153元。(安慶新聞網 周哲紅 餘謨英 王虎)  (原標題:安慶市農村低保救助標準不斷提高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11cfpop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